零售业在中国的竞争十分激烈,想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Costco的会员模式十分受用,但是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是否真的能够靠会员卡收入支撑起超市的营收呢?
Costco选址上海,恐怕就是考虑到了上海人的消费能力,和城市的人口容量。尽管超市较为偏僻,但是开业当天依旧阻挡不了人们购物的热情,这是一场购物者的狂欢,一切都向不要钱一样,地铁中一波又一波的消费者向Costco进军。开车去恐怕单单是排队没有几个小时出不来。这就是Costco开业当天的景象。
很多消费者表示,能够在超市买到像爱马仕这样的奢侈品十分的意外,不仅如此,货架上的茅台酒也被抢购一空,就是因为便宜,所以货品卖得很快,结账就如同打仗,排队几个小时也愿意。
但是,还没过去多久,Costco似乎已经出现了颓势,和开业当日卖断货不得不关店修整相比,近几天的Costco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正常的状态。客流量锐减,商品涨价困扰着Costco,甚至会员卡退卡潮愈演愈烈。
为何刚进入中国的会员制超市会遭遇这样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因为水土不服吗?
其实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家超市,因此,零售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优势是他们最喜欢的消费方式。不过,Costco作为一家外来超市,很明显没有弄清楚中国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态度。
和Costco一样来中国的会员制超市还有麦德龙。麦德龙和Costco一样,刚开始都是会员制,而且麦德龙的会员制还比较苛刻,必须要是企业客户或者是中高端人群,在起初,麦德龙规定只有持有会员才能入场消费购物。但是,实践证明,这家仓储式的超市,尽管没有货柜,没有导购员,但是这样的消费模式似乎并不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
实际上,麦德龙的这一做法将很多客群拒之门外,对于麦德龙的业绩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虽然Costco的会员卡模式和麦德龙不一样,以会员费为赢利点,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购物,但是需要考虑的是,如果没有非常吸引人的商品,即使比其他超市便宜那么一点点,交通的不便利,偏僻都将成为阻碍消费者再次购物消费的拦路虎。
就如同这一次,很多消费者发现不管是茅台何时爱马仕这样的奢侈品,要么就是下架,要么就是价格上涨,这对于一开业就“雷声大”走价格便宜,走过路过,买了不吃亏的口号来讲无疑是致命的。
在Costco认为,每一种商品只上架2-3种或许是一种心理战略,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用惯的品牌如果找不到,也不愿意去委身求全,使用其他商品替代,商品种类的欠缺恰恰正是其短板,在国外的优势不一定到国内依然是优势,这是Costco应该考虑到的才对。不能入乡随俗,水土不服有什么好意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