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看起来火爆的仓储会员店赛道,想要做好却并不容易。
作者丨刘少德
仓储会员店再迎重量级玩家!
近日,大润发入局仓储会员店的消息占据各大零售行业媒体头条。作为曾经中国“连锁超市之王”,大润发入局仓储店的意义和影响不可谓不重大。这不仅表明传统商超企业在新的时代环境、消费环境下,已经遭遇增长瓶颈,也向行业内众多“跟随者”传递出一个信号:仓储会员店或将成为传统商超卖场转型的重要方式。
那么,大润发为何要入局仓储会员店?近年来传统商超卖场都进行过哪些业务尝试?被业内众多龙头企业寄予厚望的仓储会员店,会成为传统商超企业的救命稻草吗?
大浪淘沙之下
传统商超卖场颓势尽显
内有综合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社交电商等新渠道冲击,外受疫情影响,到店客流不断下降,内忧外患之下,传统商超卖场生意逐渐衰落已成不争的事实。
公开数据显示,-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年十家头部连锁商超总营业收入同比年下滑2%,其中9家企业年的利润率同比下滑趋势明显,更有5家已陷入亏损状态。
从门店数量上看,10家头部连锁商超上半年净增门店数量首次为负,减少家,平均单店营收更是从年起便开始由正转负。
以行业龙头永辉为例,受疫情等内外部因素影响,自年以来,永辉已关闭全国门店多家,门店数量从年的家降至目前的家。
步步高也于近日宣布进行重大战略调整,关停部分区域超市业态并从四川市场全面退出,江西市场也全面收缩至新余、萍乡、宜春三地,即使是在其大本营湖南,步步高也将同步关停低效亏损门店。
就连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联华超市自年至今,每年都面临着巨额的亏损。公开资料显示,-年间,联华超市每年亏损金额分别是2.83亿元、2.19亿元、3.78亿元、3.19亿元和4.34亿元。此外,莲花超市、红旗连锁、中百集团等区域商超龙头面对经营压力,近年来关店总数量也都在家以上,行业发展严峻程度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润发自然无法独善其身。近日,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正式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30日大润发营收较年同期下降2.2%,利润则下滑%。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线下拥有多家门店,大润发市值也还不到亿港元,甚至还比不上成立仅几年时间的新消费品牌。而原因则是在资本眼中,通过贩卖“商业地产”、以租养租的商业模式早已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转型就成为摆在大润发面前的必然选择。
传统商超卖场的变革之路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国疫情的放开,传统商超门店客流也将逐步回暖,经营环境虽也必将逐步改善,但这显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近年来传统商超零售业态逐渐式微的趋势。对于这种下滑,置身其中的各大商超龙头显然不能熟视无睹。而事实上,近年来各大商超企业的模式变革从未停止过。
1、自建电商平台
早在年,为了应对快速发展的电商的冲击,大润发就上线了自营B2C电商平台飞牛网,开始了电商化的探索。但高仓储成本、高流量成本、低配送效率,最终让飞牛网陷入持续亏损的窘境,并最终不得不在三年后转型。此外,永辉、步步高、联华等也都在年前后开始自建电商平台,截止到目前依旧发展得不温不火。
2、生鲜超市
年,盒马鲜生首家门店横空出世。这种以门店为中心,依托生鲜、餐椅等高频流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一经出现,便吸引了众多传统商超企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