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买买买,东西舍不得扔,专家提醒警惕囤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买来一堆书,但几乎不怎么看;囤一堆会员卡、优惠卡,没用过几次;手机装了数不清的APP,相册里存着永不删除的照片;家中衣物堆积如山,却一样也舍不得扔……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闫凤武认为过度囤货、总是舍不得扔东西,可能是得了一种病——囤积症。

囤积上瘾的人,往往陷入强迫性收集的怪圈,无论是金钱,物品还是虚拟物质,如果囤积程度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就会成为“囤积症”,在心理学上称“强迫性囤积症”。

囤积症患者似乎更能发现物品的“价值、使用潜力和意义”,这些物品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情绪波动,因此会根据当下的需求,作出强迫性决策。既高估了物品的潜在价值,也对未来进行了不切实际的畅想。

“目前,市民囤积症认识有误区,就诊率低,”闫凤武说,囤积症是一种强迫行为,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有人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目前人们对囤积症缺乏认识,大多数囤积障碍的患者并未及时就医,实际就诊率很低。

造成“囤积”行为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来源于遗传、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的影响、个人的生活经历等;童年时期创伤,或者虚荣心、从众心理等。患者可能有犹豫不决、完美主义、选择困难的性格特点,而通过“囤积”大量东西,从中获取心理慰藉和安全感。

生活中,有人常觉得压抑无助、焦虑,囤积东西能让他们感觉轻松,同时通过保存物品来回避决定是否需要丢弃物品的焦虑,久而久之,这种情绪的缓解与节省、获取行为的链接导致囤积症状逐渐加重。

严重囤积行为,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但有研究表明,囤积行为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所显现,如果不加干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为囤积症。

当出现“囤积症”倾向时,医院进行评估,判断症状严重程度,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早期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处州晚报通讯员李浚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