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过,在健身房办了健身卡就等于和健身房签了对赌协议,健身房赌你不去,你赌健身房不会关门跑路。虽然形容的有些夸张,可是情况却基本相差不大。有调查发现,健身房冲动消费情况十分严重,有将近六成的办卡会员不能坚持锻炼,近两成的会员则更是根本不去!消息一出好多没有去过健身房的网友不禁就产生了疑问,既然不去锻炼那么为什么要去办卡呢?
一家健身房的老板则就这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健身房会员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导致的。第一个原因是许多办卡的人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在办卡之前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坚持锻炼塑造好身材,可是办了卡之后就开始因为懒惰和拖延症等因素给自己找各种不去健身的理由(实际上就是懒)。其实这也是大多数现代人的通病,而第二个原因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
第二个原因其实就是一些健身房行业内的潜规则,很多人认为如果会员办了卡之后不去锻炼那么就是健身房的老板赚到了,其实这种观点是有些偏颇的。如果一名会员第一年办了卡之后一直没有去,那么这名会员第二年续费的概率是极低的,更不要说购买健身房利润的大头私教课程了。真正好的、良性的健身房应该鼓励用户去健身,多做公共免费课程盘活沉淀用户的。可是国内的大多数健身房好像并不是这么做的!
在国内健身房行业中什么人才最有价值?是技术精湛的健身教练吗?好像并不是,国内健身房行业中最有价值的人才是销售人才也可以说是预售人才。不信你看看自己身边的健身房,大多数还在装修时期就用各种活动、低价促销将卡卖出去好几百张。可是等会员们大批量来了之后,一开始的拥挤和各种差强人意的环境直接导致了一部分会员的失望。在各种套路用尽之后又无法靠手段能力盘活老用户,那么等待健身房的结果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清楚了,为了保住一开始的既得利益健身房只剩下了跑路!把办了卡还在坚持健身的会员抛在一边,欠着各种房租工资,只留下一个破烂摊子。
本该做成教育行业、服务行业的健身房,却被这些人才们做成了零售行业不得不说真的是很讽刺。
所以说如果真的想要办卡健身的话,新开健身房的低价卡并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小编之前也经常健身,在大学的时候一直有办年卡,可是自从工作之后再也没有空闲的时间规律的去健身房健身,这个时候再办年卡就已经不太划算了。小编一直在想现在的健身房经营模式是否真的适合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大而广的健身场所、繁多的器材投入让很多健身房后继无力。
不知健身房是否可以用互联网的共享思维来经营?用轻量化、小体量的健身小区域对城市进行覆盖,按照小时计费!扫码进入,一个区域中最多进入2-3个人锻炼,更加私密也更加利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小编还有很多关于此的设想,但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最后祝各位健身的朋友和即将健身的朋友早日练出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