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60万付费会员,淘宝京东拼多多的版

杨泽华来源

新经济人

年,时任途牛COO的严海锋第一次进到Costco购物,随便逛了逛,并未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目光正集中在另一家美国零售企业WholeFoods上,思考着将后者复制到中国的可能。

Costco是仅次于沃尔玛的美国第二大线下连锁零售商,定位为会员制连锁仓储超市。只有付费会员或者其携带的亲友才能进入消费。WholeFoods则是主打有机食品的高端超市。

以香蕉为例,WholeFoods去年被亚马逊收购后大幅降价,此前有机香蕉的价格维持在0.99美元/磅,收购后降至0.69美元/磅。在Costco,3磅有机香蕉售价为1.99美元(相当于0.66美元/磅),而沃尔玛的都乐香蕉售价则是0.59美元/磅。

在美国,WholeFoods的价格将很多人挡在门外,顾客以富裕人群为主,Costco是中产家庭购物的首选,更为大众的消费者则选择沃尔玛(主要指旗下沃尔玛购物广场)。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零售市场逐步形成了明显的分层。

如今,同样的剧情正在中国上演。淘宝、京东成为了大众消费者的首选,在下沉市场跑出了拼多多这匹黑马,更多的创业者摇起消费升级的大旗,试图面向两亿中产人群打造出格调高于阿里、京东的新平台。

这背后的实质正是中国完成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消费分层。

自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线下连锁零售蓬勃发展,中国的消费分层尚未完成,导致线下零售并没有出现与美国相似的格局。淘宝、京东走的是相似路子——用海量SKU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然而,近些年起了变化,通过社交网络获取用户、广泛利用大数据技术等特性,使得线上平台可以更为准确地抓住消费理念、水平相近的用户群体。消费分层成为近两年电商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这一趋势下,会员制消费可能是面向新中产人群的杀手级应用。

1

-时机-

年研究WholeFoods后,严海锋认为该模式在中国爆发的时间点尚未到来。他认为,需要等中国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或者一线城市人均GDP到3万美元,全国人均GDP到1.5万-2万美元,可能才是类似业态萌芽的时间点。

四年后离开途牛创立小黑鱼科技,他的目光转向了类似Costco的会员制消费服务平台——用户付了会员费,才能使用小黑鱼App上的电商、旅行和各类增值服务。

在中国的商业社会,Costco像一尊佛。许多人把他挂在嘴边,却没人知道中国的Costco究竟应该长什么样子。

网易严选拿他对标,雷军本人多次提及小米要学习Costco。黄峥说,拼多多模式就是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

独特的商业模式是Costco受到如此追捧的主要原因。

Costco店内同一类商品堆放在一起,看上去更像是仓库。店铺的平均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商品品类齐全,但SKU仅有约个,同一个品类商品往往只有1-3款不同的SKU供顾客选择。沃尔玛单店面积略高于Costco,SKU约为14万个。

▲Costco内部看上去更像一个仓库

(图片来源:东方IC)

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客户省去了挑选的环节,也为自己降低了库存、陈列、导购等环节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没有过多SKU分散客户的选择,单一产品的销量往往会更高,因此公司面对上游供应商可以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

小黑鱼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杨嘉宏是Costco的资深用户。至今提起Costco售卖的牛肉,他依旧赞不绝口。

杨嘉宏说,Costco将选品做到了极致。「东西不多,但帮你挑好。你一个推车进去,出来时日常的生活用品都买了,也不需要再到其地方去买,而且你可以确认他的东西就是同样价格中品质最好的,或者同样品质里价格最低的,就很省心。」

Costco看上去是一家超市,实际上并不靠卖货挣钱。公司年净利润为27亿美元,基本等于会员费的收入,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毛利仅够覆盖公司的运营成本。

Costco特殊的商业模式在三五年前就吸引了国内电商创业者模仿,「线上版Costco」的故事被讲了一遍又一遍。

▲Costco一度是美国第二大零售商

(图片来源:Costc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