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破局小微新势力亮眼

咋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921/4478491.html

布克书店阅读空间(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吴平)8月19日,成都玉林街道彩虹街一个一眨眼就会错过的民营书店“一苇书店”,三三两两的客人挑书看书;书店另一半是6月份新租下的,免费提供给了某教育机构举办暑期历史通识课。

虽然疫情导致2、3月的客流减少90%,营业额减少70%,但一苇书店反而扩大了规模,“逆势”发展。

8月13日,中国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数据显示,年上半年销售码洋40.39亿元,同比下降31.4%,新书动销品种种,同比下降32.57%。中国实体书店联盟发布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停业的书店占比达90.7%,99%的实体书店没有正常收入。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近两年刚显回暖之意的实体书店,再进入一场生死攸关的大考。后疫情时代,如何突围?

在实体书店数量居全国第二的成都,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大小书店都选择了背水一战,各显神通,危中寻机:连锁书店以“外申补贴、内练筋骨”为着力点,小微书店各有侧重和取舍,两者都有逆势发展、变被动为主动的活跃市场表现。#SplitPageHere#

言几又ifs云店主页

小微新势力逆势发展

一苇书店年10月底开张,考虑到毗邻四川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将客户定位在18-40岁之间;对书店的打造也从单纯卖书转为水吧、讲座等复合式文化空间。

一苇书店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只聘请一个员工。

“不算折旧、装修,租金、工资这些一年15万元就能搞定。”书店老板阿俊说道,在一没有贷款帮扶、二没有租金优惠的情况下,保障几个月资金链不断是比较关键的。

没想到刚开业没过多久就赶上生死挑战。

“疫情一来,没有办法做线下文化沙龙,只能卖书,并且没有线上销售渠道,很被动。”阿俊说道,眼看着销售额断崖式下滑。

位于斌升街的街头书店读本屋也非常惨淡,这个年开业的书店,凭借独到的选书品味,一直颇受好评,但疫情之后,网上一度流传该店已关门。

成都著名的二手书店毛边书局线上、线下销售均有下滑,销售额同比减少30-40%。

惨淡,但这些小店还是撑了过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小微书店能在后疫情时代生存下来,甚至活得不错,有以下几条“蹊径”。

蹊径一:线上销售崛起,饥饿营销涨销量

读本屋老板廖宇介绍,疫情迫使他开始在线上营销下功夫,以前线上线下三七开的销售比例,现在颠倒过来。由于线上市场开发出来,月总营业额比疫情前有了小幅提高。

“一个小时能打包好几十个包裹,”廖宇在朋友圈自嘲,以后不开书店了可以去干快递。

受电商影响,很多实体书店的经营策略开始多元化,例如,言几又图书销售额仅占营业总额40%左右,一苇书店也预计把它控制在30-40%,库闻书店不到50%。相比之下,读本屋更执着于“卖书”主业,并且取得不错的销量。

“秘诀就是要勤奋,每天浏览供货商上千个书目,定期到供货商仓库现采图书。”廖宇介绍,他选书有自己的一套,从不盲从畅销书排行榜,经常挖到一些“遗珠”。他会选择一些印数很少,近期不会再版,或者再版会有较大改动的书进行“饥饿营销”。这一招较大地提升了回购率。比如海豚出版社的小开本“短篇经典文库”,一套10册,易读易藏,在电商平台已经没有成套销售,却被廖宇捡了漏,结果备受顾客好评。

除了每月发布绝版书信息,读本屋也对会员提供一揽子优惠,常有免费赠书,因而用户黏性较强。

蹊径二:线下活动陆续恢复,流量竞争也白热化

从5月起,一苇书店每周都有2场文化沙龙或讲座分享,涵盖历史、设计、艺术等多个领域,活动免费,茶水费50元/位。如今,书店已勉强收支平衡了。

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当隔壁店铺空出来后,阿俊发起一场众筹,用4万元租下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与既有的书店形成更综合的“精神按摩店”。

阿俊介绍,成都有不少读者除了读书,更热衷参与线下文化活动,同时,也有很多机构如书店、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热衷举办文化活动,每到周末,各种活动“扎堆”而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提供场地的库闻书店,8月的每个周日举办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开放麦脱口秀;金牛区图书馆每周末举办“金图图悦读会”,文轩BOOKS(招商店)举办了戏剧演出观后分享会等……

通过活动来“引流”,对书店业务是一种补充。不过,提升这类活动的含金量势在必行。“6月我们邀请《成都街道漫步手记》作者冯晖讲老成都的建筑就备受欢迎,但也有一些活动很难招募读者,今后我们要更努力地寻找合适的讲者,寻找我们的目标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提升线下活动的针对性和含金量。”

蹊径三:整合既有资源,融入社区好“避险”

库闻书店是川大出版社面向社会招标而由“库闻文化”打造,川大出版社提供场地,免掉一年租金,也提供宣传、选品等支持,年9月10日试运营,今年3月20日正式复工,面向川大师生、校友推出了6.8折购书。“8月开始活动变得密集,推出了线下观影分享会等,解决了晚上人流量较少的问题。”店长阿晖介绍,未来还将在川大其他校区开设分店。

融入社区更典型的是毛边书局,如今它搬到桃蹊社区文化中心桃蹊书院三楼,书局环境大幅提升。老板傅天斌介绍,他们已在3月12日恢复开放,有社区购买服务等,如今各项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开展了。“我们希望通过深度融入社区,丰富书店功能、降低购书成本,增加用户忠诚度,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SplitPageHere#

新华文轩绘本共读活动(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连锁书店:线下线上加速融合布局

西西弗群光店会员孙柳要离开成都了,赶着用自己会员卡里余额买了书,寄回去。跟好友在IFS吃过告别饭还觉意犹未尽,又去负二楼的言几又书店点了饮品,边喝边聊。

两家书店都已恢复往日人气,孙柳还后知后觉发现,疫情后很多品牌书店推出了云店、完善了线上服务,会员卡可以线上消费。

新华文轩战略企划部相关负责人邓禧介绍,2、3月份的门店零售销售锐减;大中专院校未开学,春季馆配订货会也无法召开,阅读卡等销售同样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我们一方面根据相关文件申请减免房租及申请补贴资金,为书店输血,另一方面,疫情也倒逼我们通过顶层设计,在线下线上融合布局方面,实现更彻底的突破。”邓禧说道。

升级线上服务,要求跟线下服务深度对接、个性化、定制化。“最早我们通过有赞商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