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连锁酒店品牌OYO酒店与美团、携程确立合作关系。两家OTA平台将与OYO酒店启动系统对接,对首批入驻的OYO酒店提供流量、数据运营、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
另一边,有媒体报道,华住酒店集团宣布推出酒店共享预订平台“一宿”,打通旗下各品牌酒店全库存,并将与“华住会”共享流量资源,全面打通会员体系。据了解,截至年3月31日,“华住会”的会员数超1.26亿,一季度,会员为华住旗下各酒店品牌贡献了超过76%的间夜量,有84%的间夜量来自华住的直销渠道。
在渠道的选择上,华住显然选择了与OYO相反的道路。
酒店与OTA的“十年之痒”
早在年左右,OTA第一次敲开线下酒店的大门,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前景寻求酒店的合作。当时的实体酒店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OTA的出现,仿佛为酒店业打开了一扇机遇之窗。当时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想到,日后二者之间的关系能走得如此曲折。
对于传统酒店业而言,OTA的出现,起初不过是增加了一条与线下旅行社并无二致的分销渠道,它或许更透明,更强大,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高效地把消费者拉到经营者的面前,去购买酒店客房和会员卡。
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预订酒店这件事上,更倾向于考虑OTA品牌的因素,而非酒店品牌的因素。北京商报一篇报道称,年,全国OTA收取佣金总额约为31亿元;数据公司Hitwise年的一份报告更指出,美国所有的酒店在线预订市场的份额下降30%,而同期OTA平台的市场份额上升70%。
当酒店与OTA开始在同一块市场上产生竞争,而酒店经营者们还必须为此向对方支付佣金时,利益冲突也随之产生。在国外,Expedia和Booking.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