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不上可Tony老师们为何没能上市40

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来源:金融八卦女

文|朱末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

说美发业是全中国行业中的“异次元”,大概没人会反对。

不管你来自烟火气的三线城市,还是北上广这样的赛博朋克之乡;不管你是穿梭写字楼的企业高管,亦或蜗居城中村的搬砖工,但凡踏进理发店的那刻起,众生平等,下场都逃不开“十赌九输”的结局。

方寸之间,刀光剑影。奥肯法则里提及,GDP(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美容美发人数则增加0.08%,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营业额达到.45亿,且未来5年内将持续以4.56%的复合增速增长,预计到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鲜有产业能企及这般发展速度及成长规模。

明明前景大好,美发业的“星途”却并不顺利。虚假宣传、强制消费、办卡跑路等负面舆论此起彼伏,近5年来,共受理美发行业相关纠纷件,占整个服务类投诉的6.9%,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截至年年底,我国美容美发行业企业已超34万个,如此庞大的基数下,竟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反倒是浑水摸鱼者众。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越活越野的“美发业”正通往审判的十字路口。

1.

/这世间最长的路

就是理发店的套路/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说过:买东西会产生两种效用——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获得效用是真的让你赚了,而交易效用只会让你产生“我赚了”的感觉,因为你感受到的是实付价格和参考价格的差价。

打个比方,你想做个头发,预算元。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原价元,而另一个是5折后元,大多数人很容易就会选择后者。事实上两者的服务并无区别,但你就是会感觉自己特别赚。

理发店都是心理战的上乘高手,从你通过所谓的“开业大酬宾,洗剪吹只需10元”,选择进门坐下开始,一切已尽在他们掌握中。

千万别小看这句标语,相比起所谓的“充值送造型”,价格优势,即使在消费升级的今天也拥有强大的杀伤力。

当你在热情地接待下洗完头后,店员会恰到好处地告诉你,10元理发是会员价,普通顾客的价格是38元。

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让你不爽,但此时你就像砧板上的鱼,一来时间成本已被浪费,二来也进行了服务消费,左右无法全身而退。

就算你躲过了定型、染发、烫发,还会有无数的项目等着你,例如头皮护理、头发保养等,沦陷不分早晚,只看成效。

只要你松口,他们就会拿出准备好的价目表供你选择,在给你看过高价产品后,再为你推荐一款中等价位的产品。

不等你喘歇,tony老师会迅速抛出杀手锏:充元会员卡可以打折,还能免去洗剪吹的费用,且支持白条、花呗、分期付等支付方式。

38元和10元的比较,28元的成本并不足以打动你进行会员卡充值,可在你消费了增值服务后,成本从原来的38元上升至元,优惠力度上升了近元。阶梯式的套路进行到这一步,你心中关于理发的“心理账户”已经悄然提升了。

当你还在犹豫时,终极套路来了:已经和店长申请最优惠的折扣,只要在会员卡再多充元(共计1元),今天所有的服务全部免费,并再赠送一套免费的洗发保养。

也就是说,原本充元会员卡,今天的消费还要加上元,然后再充元,不仅所有费用免除,还能赠送另外的服务,这个坑如此之深,很难有人经受得住这个诱惑。于是,原本只想花几十元理发的你,最后却办了一张1元的会员卡。

复盘一下,不难发现,他们所有的节奏都是围绕一个目的:办会员卡,其他都只是幌子罢了。

毕竟这是种对理发店“百利无一害”的潜规则。只要办了卡,无论实际消费多少,理发店在几乎没有代价的情况下实现提前盈利,且建起一条护城河,庞大的现金收入又可用来做资金沉淀,继续投资获利。

噩梦到这里,远远没有结束。会员不能补差价的醉人操作,注定你必须一直充值下去,现实里很难巧到消费项目刚好和会员卡余额一样,会员最低充值又决定,想要充分利用余额,必须充更多钱,基本将你和店绑死在一起。

之后更大概率是,当你会员卡的钱还没用完,这家理发店已悄然改头换面。原老板跑路,卡里剩余的钱要想继续使用,就得在“新”店里再充钱,做了冤大头的你,转眼又掉入了另一个陷阱。

而对于“事了拂衣去,片叶不沾身”的理发店来说,每位顾客都像“含苞待放”的韭菜,割完一茬还有下茬。

2.

/为圈钱无下限

恶性事件频频上演/

新经济时代的风向标日新月异,敢为人先的理发店在一脚迈入“高级美发沙龙会馆”的同时意识到,过去的“方法论”已适应不了如今的商业环境,必须转变。

偏偏剪发属于生活中的必需品,涨价一定会引发不安,如何让涨价变得名正言顺,则需要“包装”。

在所有包装术中,进修是最不费神的一种,去日本、韩国进修,在美发行业变成了一种新潮流。就算只去了5天(飞两天,玩两天),该有的不该有的流程一个都不会落下:打卡当地top级美发沙龙、与业内大师合影,发朋友圈广而告之,回来就涨价,涨幅通常不会小,元瞬间涨至元(再下次就是元),而理出来的头发还是原来那个配方。

tony老师的“朋友圈”

为吸纳更多的追随者,在短视频大火后,美发沙龙们随即迭代出了更高阶的包装引流方式——变身术。

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常能看到一个面容普通的女孩,在发型师巧手改造下,瞬间变成一个时尚精致girl,让无数观者心旌神荡,立即掏出手机加上视频最后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