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身体解散,杨丽萍呼救,民营艺术团何以至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云南映象》与陶身体剧场,一个是中国现象级的舞蹈品牌,一个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舞团之一,他们在过去十几年间创造了诸多现象级和历代级的辉煌纪录。而近日,《云南映象》舞蹈团队和陶身体剧场接连宣布解散,这无疑传达出了疫情下民营艺术团的焦灼面貌。自救与他救,这是后疫情时代民营艺术团生存的两条路径,但从根本上来说,唯有积极拓宽渠道,探索转型,以商业反哺艺术,才可能觅得一片自由生长之地。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但就在4月29日,在这个名为“世界舞蹈日”的庆典中,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第19年生日里,在陶身体剧场计划举办“陶身体数位系列全演”的大日子,两个舞团却都选择了告别。

4月28日,“陶身体剧场”宣布:由于疫情影响,陶身体剧场于年底开始负运营。创始人陶冶说,以舞团现在的生存现状,5月过后将无力承担团员工资等运营成本,因此不得不计划解散。

同期,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一支视频中表达了对《云南映象》舞蹈团队解散的惋惜,“两年多吧,我们一直在坚守,不想放弃……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

剧场空无一人,舞台无处生长,这于舞团而言,无疑是一个噩梦。美好的艺术烂漫、挣扎而后消失,对于所有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映像失焦,身体破碎

可曾记得它们辉煌如斯

《云南映象》

首演于年的中国现象级舞剧

年获得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荷花奖”

被誉为“民族舞蹈的再启蒙”

“活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全球演出超过场

自然、生命、传统、现代熔铸其间

既是云南的文化名片

也是闪耀的民族品牌

短短的几行小字,无法概括《云南映象》19年来积淀的价值,但也足以让人看到它被赋予的那些情感与寄托。

“原生态”是《云南映象》的一大标签。舞剧最初的演员有90多人,70%来自于云南各个村寨,真正实现了杨丽萍“把族人们从田间地头带到舞台”的愿景。他们身上承载着云南的山水、古老的民俗、野性的力量,并在一舞一姿间展现了超越技术与专业的魅力。

“现象级”是《云南映象》的另一称誉。诞生之初,就拿下年度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荷花奖”十项大奖中的五项,之后更创下连演百余场不败的傲人纪录,在欧洲巡演中斩获上亿票房,成为中国演出市场难以复制的现象级作品。

踏着《云南映象》的青云,杨丽萍一方面继续钻研创作,打造了《云南的响声》《孔雀》《十面埋伏》《孔雀之冬》《黄山映象》《阿鹏找金花》等新鲜剧目;另一方面创业创收,年引入深创投、云南红土创投、昆明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年,杨丽萍控股的云南文化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舞蹈演艺企业。

《孔雀之冬》与《十面埋伏》剧照

在杨丽萍的舞蹈王国,《云南映象》无疑是资历最深,贡献最高的核心剧目。年12月21日,《云南映象》进驻云南映象大剧院,这是《云南映象》第一次有了主场舞台。而据云南文化年报,年《云南映象》实现了5.53%的增长,全年营收万,正值生机勃彩之际。

陶身体

创立于年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舞团之一

曾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巡演

四次登上《纽约时报》

对身体艺术的极致诠释

极简、东方、哲学的舞台美学

以“抽象的动作唤起了一个幻象性的宇宙。”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9》

陶身体剧场,由陶冶、段妮、王好三位舞者创立于年。

在数年前,这个舞团或许更符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描述。陶身体剧场的“数位系列”作品曾受邀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巡演,百余个艺术节展演,多个艺术院校访问授课。他们将身体蕴含的艺术与智慧释放于纽约林肯中心艺术节、墨尔本艺术中心、古罗马角斗场遗址、巴黎时装周秀场、沙德勒之井剧院……被《泰晤士报》誉为“当代舞界一股强劲的新兴力量”。

陶身体受邀墨尔本艺术中心首届Supersen

而随着国际认知度的提升和回国发展的强烈信念,他们在国内艺术界也愈加受到瞩目。年,陶身体首登国家大剧院,为此地的观众揭开了他们如幻的面纱,而后接连受邀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文化广场、广州大剧院、四川大剧院、坪山大剧院等演出。《北京青年报》曾评价道:“想若当年伏羲女娲会舞蹈,亦应该是这样的舞。”

近几年,与明星、设计师、秀场的跨界合作也让陶身体在公众视野中更加活跃。年山本耀司的时装秀上,陶身体的作品《6》震撼了整个秀场;年9月,陶身体举办“无限行走”的首秀,阿朵、洪晃、小河、春晓等嘉宾为其热场,奇异的舞蹈姿势引爆短视频;哇唧唧哇五周年现场,李宇春直拍中的龙丹妮在现场也跳着陶身体的舞蹈。

陶身体在时装发布会上“无限行走”首秀

入不敷出,勉力支撑

疫情下民营艺术团的焦灼面孔

那解散的鼓点,是从何时敲响的?

《云南映象》《十面埋伏》多次遭遇延期

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中显示,年演出市场经济规模共.85亿元,与年同比降低了41.31%,折损近半。其中全国舞蹈演出总场次场,票房总收入5.65亿元。相比话剧、音乐剧等艺术门类,舞蹈艺术由于有着更高的审美门槛,在演出市场中所占份额一直较小,因此所承载的压力只会更大。

对于云南文化这类演艺公司来说,其收入来源主要为定点演出、巡回演出、教育培训及形象代言等。而疫情的冲击一方面影响了旅游客流量和上座率,另一方面也让巡演场次不断削减或延期。

《云南映象》剧照

云南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云南省接待国内游客5.29亿人次,下降33.9%。全域旅游业遭受重创,游客零星,规模难起,对《云南映象》这类依赖常规演出的剧目更是一场梦魇。年《云南映象》定点演出和欧洲巡演尽皆叫停,停演期间演职人员的工资薪酬让公司负重累累,年度管理费用增加了万元。

据年报显示,年云南文化核心创收项目《十面埋伏》的营业成本虽相比上年同期增加.77%,但还尚可维持平衡;而《云南映象》总计巡演27场,定点演出场,营业成本相比上年同期增加.35%,毛利率为-.89%,已经是入不敷出的状态。继续苦苦支撑,也只是空支成本而已,这也是《云南映象》为何走向解散的致命原因。

而对于陶身体剧场、雷动天下现代舞团、上海金星舞蹈团、侯莹舞蹈剧场、谢欣舞蹈剧场、二高表演EDPG等民营现代舞团而言,其收入来源主要为国际巡演、国内演出、教育培训及品牌衍生等,但各个模块的收入占比有所区别。

在这些舞团中,拥有绝佳国际知名度的陶身体剧场对于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尤为突出。如果没有疫情,陶身体或许还会和以往一样,奔波于全球,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留下自己的足迹。而如今,陶身体却难以为继,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失去了国际巡演收入的支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过于纯粹,极少参与商业化运作,难以用商业的形式反哺艺术。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2》

陶身体的创始人陶冶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虽然有许多舞蹈类综艺都找过他们,但基于对现场艺术的追求,还未考虑过这一方向。其实,陶身体也有过不少自救的举动,诸如开设舞蹈课堂、创立时装品牌DNTY、做快闪店……但由于陶身体团队对商业运营和受众市场都缺乏了解,仍然是走高端小众路线,这一系列的行动也是收效甚微,甚而亏损。

时装品牌DNTY

直至今日,当陶身体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数位系列全演”之中时,命运又与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们就像是曳火的蝴蝶,在极致的燃烧中走向破碎。不过,在计划解散的消息发出后,陶身体收到了不少朋友同仁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