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平台可以搜到大量图书馆抢座程序售卖链接。
▲记者随机进入一间教室的预约系统,发现几乎座无虚席。
进入年下半年,考研、考公的备考者日渐增多,高校、社会的图书馆每天早早排起抢座长队。近日,记者发现,在不少交易平台均存在图书馆座位抢座程序的售卖链接,购买者只需要提供个人在图书馆的账号、密码,便可以享受对方提供的线上自动抢座服务,这些图书馆多为高校图书馆,也有少量社会图书馆。那么通过技术手段占用公共资源,这种做法合理吗?
抢座方式实现“科技升级”
记者随机登录驻济某高校图书馆账号,该图书馆预约系统显示,图书馆预约时间为每日早七点。早上七点,记者准时打开高校图书馆预约程序,距离七点开始预约的时间仅过去几秒,靠窗、靠电源或相对安静的座位就已经被占满,同时在图书馆单次不能超过四小时或两小时有限的时间内,这些座位却在短时间被全天约满。紧俏的预约行情下,占座人并非都是早起者,其中还有一些是通过购买软件在抢座程序开始时自动秒抢、无需自己抢座的“氪金选手”。
打开淘宝、咸鱼等交易软件,搜索某某高校或地区关键词,附加抢座、座位等条件,均可以搜索到对应的程序购买链接。记者与商家交流后发现,其所对标预约座位的小程序包括“我去图书馆”“学习通”等,而这些预约小程序或 记者以“图书馆抢座”为关键词在某交易平台检索时发现,页面中出现从9.9—元价格不等的抢座商铺,随机点开其中一条购买链接,在商品说明中,出现包含试用、单月、连续包月、包年等不同时长、不同价格的选项,对应的金额也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以其中一款为例,其价格为45元30次,而另一家店则是每月37元或80元60次,多人团购则可以更便宜。多数商家也向记者表示,购买时间越长、带动购买人数越多,价格可以商量。
关于使用方式,商家表示,在买卖双方协商好价格后,买方通过给卖家提交对应的图书馆账号、密码以及想选择的座位即可完成抢座的流程。商家在获取买方信息后,通过自己设置的编程软件输入特定的指令,将获取的cookie与“预约座位验证码”发给服务器,即可从登录软件后台(小程序中)达成相应要求。此后,买方无需通过手动预约便可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想获得的最优座位,拥有插座、窗户、风扇等现实利益或是稳定的圈子、适宜的氛围等无形优势。
正在准备年研究生考试的小姚表示,她愿意购买这样的程序是因为备考时间长,需要在图书馆有个固定座位,价格不算高,还很稳定。备考公务员的于同学购买了47元30次的抢座服务,这样她每天无需抢座便可获得选中位置预约时段的所有使用时间,所要做的仅仅是去签到,可以说间接获得了这个座位的实际占有权。她觉得自己并不是抢不到座位,而是因为在备考期间抢不到心仪的座位会影响心态,毕竟考试重要。
抢座中的生意经
近几年,抢座问题在高校多次以负面形象示人:武大占座事件、安徽高校女生用书占座被男生打脸……屡禁不止的高校占座事件与频出的占座丑态成为社会争议话题,其中供求关系的矛盾,也让抢座红利通过网络变现。
记者搜索小红书、微博的讨论区,发现部分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表示,通过一定的学习,自己可以完成抢座程序的编写,以更好地帮助自己备考。而在知乎上,记者也发现有网友发布的占座程序编写教程。在程序制作完成后,后续人员所做的几乎只有打开编程软件与复制粘贴指令。相较于更复杂的APP、特效制作而言,抢座程序的生成并非仅专业人员可以操作。同时在指令内容的改写上,因其成本低廉、方式简单,这些程序并非均通过交易获得。记者发现,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网友之间通过赠与或象征性支付的交换行为也不在少数。
当记者问及抢座程序是否合法以及会不会被拉入黑名单时,一商家表示:“只要不说,就没人知道你用外挂,就不会进黑名单,就像在网上买其他软件的会员卡一样。”记者梳理发现,这一现象不仅在社会层面缺乏具体规范,即便在高校内部,对相关程序的约束也多处于空白期。以山东几所高校为例,多数学校仅在图书馆规范最后一条中提及“其他违反图书馆管理规定的情况”,惩戒措施也仅是限制入馆时间,其风险成本极低。
读书、备考者众多带来的高需求,对商家而言,图书馆预约程序显然是个成本小、获利高的买卖,通过几乎无成本的代码编写,即可获得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不间断收入。而在软件购买者看来,通过正常抢座程序需要面对早起困难、座位不确定性以及高峰期的抢座压力、座位不方便等诸多问题,远不如购买抢座程序这样一劳永逸来得划算。如此,便实现了双方的交易。
抢座程序背后的隐忧
记者在网上对相关法律进行搜索,涉及图书馆抢座的具体法律并不明确,同时,因其涉及医院挂号排队这类场景来说使用者并不太多,其危害性往往被忽视。
值得 对此,泰和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嵘林律师分析,图书馆抢座程序买卖涉及多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从卖方角度看,如果软件制作者以技术手段“黑入”图书馆后台进行篡改属于违法行为,但若其仅仅通过编程以实现自动“刷票”,这样的行为则与火车抢票、演唱会抢票的行为类似,虽不违法,但需要市场监管的规制。另一方面,从买方角度看,若学生购买抢座服务后不使用座位或使用较少,便存在对公共资源浪费的道德层面问题。同时卖方通过学生账号占座,这种操作对学校的后台也存在潜在隐患。
在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马广海看来,图书馆因其天然优势一直存在资源紧张的问题,而通过技术手段占用公共资源,本身便是一种不合理的手段,是传统书包等物品占座的一种升级。另一方面,图书馆座位程序被篡改,校方也存在管理缺失等问题,校方若通过对学生按年级、学院、考试需求进行划分,将空置教室、实验室进行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图书馆资源不足带来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