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走进一家理发店,只想花50块钱理发,却花了块钱,办了张会员卡。
这就和你分享,理发店是如何一步步引导顾客,办理会员卡的。
举个例子,为了吸引顾客进店,一家理发店打出这样的广告:
开业大酬宾,
洗剪吹只需10元!
看到优惠,很多顾客进店消费。
一进店,就被带去洗头发。
洗完,理发小哥说:
10元钱是会员价,
普通顾客理发,
需要38元。
这时,顾客面临3种选择:
第一种:
理发店没有说清楚规则,
可以选择果断离开;
第二种:
如果想要享受10元优惠价,
可以充值元办会员卡;
第三种:
花38元,全额消费。
因为已经洗完头发,就算有些生气,大多数人也不会一走了之。当然,办理会员卡,一次付出的成本太高。所以,很多人只好选择38元全额消费。
接下来是理发时间,理发小哥会和顾客随便聊聊天,稍微引导一下,话题转移到发质上了。毕竟这方面,理发师更专业,所以顾客通常听得很认真。
这时,理发小哥说:
先生,你的头发紧贴头皮,看起来很没有朝气,要不要弄得高一点?听到这样的建议,很多顾客都回绝了。
理发小哥见怪不怪,继续聊其他话题。过一会儿,话题又转移到顾客的发质问题,推荐顾客消费一种项目。
如此反复三次,顾客有点招架不住,显得自己很小气,碍于面子,就说:
行吧。
听完这句话,理发小哥很快拿来药水,然后拿来价目表,对顾客说:
您看看,要做哪一种?
我推荐您这款,最适合您的情况。顾客一看,大概元,非常生气。只想剪个38元的头发,涨价了20倍。
理发小哥委屈地表示,您先别生气,我一直都在经过您的允许…
顾客在心里说:这是一家黑店,以后再也不来了。
这时,理发小哥说:
鉴于您的情况,可以给您打8折,而且这次理发免费。
听到这里,顾客稍微消了消气,也开始反思,确实是自己没沉住气,现在这样处理,起码损失能小一点。于是,不情愿地点点头,勉强同意了。
理发小哥迅速端上果盘,诚恳地向顾客道歉。自尊心得到照顾后,顾客情绪平静很多。正当顾客躺在椅子上,等待药液烘干,理发小哥又跑过来,对顾客说:
原来元才能办的会员卡,现在只需元就能办,并且支持白条、花呗;而且,由于刚才让您不满意,一般会员都是打5折,老板特别批准,可以为您打4.5折。当然,也可以不办,依旧享受8折优惠,总共是元。
听到这里,顾客快速算了算账,如果打4.5折,只需元,比打八折能省元。这个诱惑确实比较大。
于是,顾客对自己说:其实,会员卡里也是自己的钱,反正一直在附近住,以后都在这剪也可以。
一番纠结,顾客决定办理元会员卡。
此时,另外一位理发小哥,走过来说:
您好,为了彻底服务好您,弥补之前的不愉快,只要您再充元,今天所有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还送您一套面部清洁体验!
这时,顾客已经充了元会员卡,再加上本次消费,花费近元。如果充值元,就可以免去元,实际上,相当于多花元,而这元,是属于自己的,以后也可以用。此外,还能免费体验面部清洁项目,这个项目名称,一听就很值钱。
这次,顾客很快就答应了,此时的元,相比已经投入的元,显得微不足道。于是,顾客本来只想花10元理发,最终却花了1元,办了张会员卡。
这位顾客的经历,虽然有些夸张,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最后的话
这个案例,可以得到3点启发:
首先,可以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将大优惠分成小优惠,不断增加顾客的投入成本,降低顾客的支出压力。
如果上来就对顾客说:
只要花1元办卡,
您就可以免费剪发,
还赠送您价值元的项目,
和面部清洁体验一次,
以后理发一律4.5折!
虽然优惠力度很大,办卡的也不会多。因为相对于38元,1元太贵了。
其次,推销过程中时,理发店做了大量细微关怀,比如送水果,诚恳道歉等,都是为了减少顾客的反感。顾客一旦真正生气,再大的优惠也无法打动。
做品牌这道题是自己出的答案永远是靠创意来完成洞悉创意的规律,找到品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