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第一张会员卡大概是在大学时逛超市办的,那时候全国连锁的大型超市在收银的时候都会问一声“有会员吗”,被问烦了之后就养成了先递会员卡再腾购物车的习惯,而会员卡基本都是购物满10元就送,然后就是消费自动积分,积分可以换购的套路。
什么时候会员成为一种要付费购买的服务呢?印象中是从视频网站开始的,想要看视频没广告就要花钱买会员。直到购物网站亚马逊开启了它的Prime会员后,国内一众电商也都搞出了各种自家的会员。集团化的电商巨头们甚至弄出了聚合会员,比如集优酷视频、饿了吗外卖、虾米音乐和购物优惠为一体的88VIP,将爱奇艺、购物券合二为一的京东Plus等等。
我一直认为,购买一项服务的基准,就是看它是不是省了时间省了金钱,减少了麻烦增加了快乐。各大网站的会员服务是不是这样呢?看看自己的购物订单是不是每个月都剁手超过会员费,看看自己的视频观看记录是不是每天至少2小时,看看自己平时抢优惠券包邮券的时间是不是超过选商品的时间……简单地做一下自己日常行为的统计,大概就能知道买会员能不能为未来省钱省力。
另外还有一种考量,就是携全家老小,享一个会员。如果个人的消费并不是很多,但父母妻儿的月均购物消费加起来超过了会员费,或者父母整天被各种虚假优惠骗得晕头转向,那买一个会员,然后由最懂买买买的家庭成员负责全家的购物支出,也未尝不是一种勤俭持家。
在这里就不详细推荐哪家的会员了,朋友们可以就自己平常的购物偏好很容易搜索了解到。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电子购物十多年的发展普及,也让我们从简单的个人消费逐渐转向各种会员加身的家庭采购。这里是黄浩在观察,身处进化的网际时代,携你看尽霜天万户侯,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