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lx/140108/4323254.html
文:老高
开店的朋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往往“会”卖货要比卖“好”货的赚得多,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货品的好坏并没有统一标准,绝大多的竞品优劣势各有千秋,客户不是行内人,不可能深度研究后再做购买决策
此刻,他更多的会听从销售人员的介绍、自己的实物感知来判定到底哪个产品更具性价比,哪种“好”货自己更需要!
所以,店员如何去销售、产品如何去包装将直接决定产品的销量,一个好的销售一定是非常懂人性营销的,或者他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运用了消费者心理!
下面,我将用5个案例给大家列举5种不同消费心理运用场景,一共是有12个,剩下的7个下周分享出来!
今日分享如下:
1、厌恶损失
个人理解:每个人心里都讨厌别人从自己的手里拿走“可能”属于他的东西
运用场景:店家可以先把某些好处给到客户手里,从心理上她会觉得这个好处已经属于自己的,假定客户不愿购买,自然好处会被没收,会有一种损失感,从而加大他购买的意愿!
举例说明:儿童玩具店
店家可以这样操作,可以先拿折旧产品免费给儿童试玩小段时间,此刻孩子自然会陷入其中,如果离店的时候,店主将玩具从他的手中拿回,孩子自然会非常舍不得,购买的概率会大增!
2、比例偏见
个人理解:在做商品促销的时候,人们往往对比例和倍率的变化要比纯粹的数字变化更加敏感
运用场景:对于非标品,尤其是定价区间较大的商品,往往采用比例降价,比方说88折,对于定价市场较为统一,且较高的商品,可以采用数字降价,比如,立减
举例说明:服装店
好比,一件元的衣服店家给你减50元,你会觉得力度太小,店家没诚意,但如果告知客户,买这件衣服,我们送48元的太阳伞,还送5双10元/双的高端纯棉袜,相当于是6点几折,你会觉得还挺实惠,实际上,店家的促销成本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