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法中有一个著名的swot分析理论,就是基于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状态,分析和企业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时代特征对于各商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信息爆炸,人们接收到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实体店能引流变现的方式越来越多,这对实体店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机会。然而也同样是因为信息爆炸,渠道作用越来越弱,你能找到的渠道,你的客户或者你的同行依旧可以找得到,当渠道优势不明显时,渠道的竞争就已经变成了客户的竞争,为什么这样说呢?
当渠道相似,产品差别不大,能接受的降价区间也差不多的情况下,能比拼的就是客户。在下一个时代,我们需要做的就把客户变成代理,让更多的客户变成我们的代理商或者合伙人,让他们替我们开拓市场,帮我们销售产品。为什么近年来代理,直销的模式这么火热,也就是这个原因。
拿茶颜悦色做例子,几乎全长沙人都是茶颜悦色这个品牌的“自来水”。各个平台都有消费者自发为茶颜悦色做营销做宣传。茶颜悦色充分调动本地消费者的优越心理和外地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把客户变成了“代理商”。
那么对于中小实体业,并没有宏大的品牌愿景和足够的营销实力支撑,该如何利用现有优势在客户竞争中取得先机?
我给一家私人影院做了一个营销方案,现在我把这个方案告诉你们,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启发。
活动一,9.9元看电影
这个私人影院是老板接手朋友的店自己做的,本身地段不错,但同时租金也比较高。老板接手后生意一直很一般,毕竟疫情过后,人们对这方面的热情也不怎么高。老板找到我,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做了一个9.9元看电影的活动,持续一个星期。
私影的用户一般是比较注重生活质量,愿意在观影体验上消费的用户。而对于私影老板来说,成本主要就集中在租金和设备损耗,但这些都属于一个长期固定成本,所以实际上,从成本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第一波9.9元看电影的活动的。
9.9元看电影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哪怕对私影不感兴趣的人,也会愿意花9.9元看一场电影。这也是基于经济下行,人们在其他娱乐领域的消费降低,会更倾向于经济实惠的娱乐方式。那么第一波用户进店后,该怎么把他们变成熟客,保证他们有二次消费的可能呢?
活动二:充值元送啤酒
我给老板出了另一个主意,做一个充值元就能成为会员的活动。客户充值元可以免费领取50瓶百威啤酒,此外,还有20张代金券,可以自用也可以送给朋友使用,且每次看电影可以打95折,消费得多会员卡可以升级,折扣会越来越高。
老板大吃一惊,说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促销活动,50瓶啤酒,还是百威啤酒,成本太大了。我笑着跟老板说,连你都觉得活动力度很大的促销,顾客们肯定更加觉得优惠,既然觉得优惠,就很有可能充值,只要他们充值,就百分百会来二次消费。
老板还是犹豫不决,觉得成本太大了。我给他算了一笔账,首先,送五十瓶啤酒是很有吸引力的,顾客充值的几率也会因为这样的福利增加很多。而为什么要选择百威啤酒而不是其他成本更低,但知名度不高的啤酒?这就要考虑到用户画像的问题。
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私影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比较注重生活质量的。你用知名度不高的廉价产品不仅不能吸引到他们,还会起到反效果,认为你是小气的奸商。但如果你送的是百威啤酒这样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品牌信任背书的产品,会让他们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加。
百威啤酒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按批发价来说,还是可以控制在5块钱一瓶。那么50瓶就是元,再扣掉代金券,促销,固定成本,利润还是可以达到元每张会员卡。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来看私影的顾客其实不是来喝啤酒的,那这50瓶啤酒就可以长期吸引顾客。哪怕充值的钱用完了,只要啤酒没喝完,毕竟顾客会有一种我还有酒没喝完的心理在,那顾客就还会继续来。
活动三:副卡充值,主卡返点
这是一个经典的把顾客变成合伙人的营销策略。上一个活动的代金券可以送人使用经由你介绍的顾客使用了这张代金券你就能得到一定的返点。那么,首批充值的客户一定会尽力将这些代金券推销给自己的朋友,这样就形成了第二批体验用户。那如何把这批体验用户变成第二批会员呢?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利用老客户推荐新客户充值会员就能返点的方法,形成一个良心循环。副卡充值,主卡返点,对于这些老顾客来说,既能把代金券送出去做顺水人情,又能拿到返点,何乐而不为呢?
顾客就是合伙人这个描述更像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强调的是共同利益。商家和顾客之间存在一种零和关系:商家要赚钱,而顾客要物美价廉,最好也能有额外收益。所以其中一定要有对价值的分割,哪一部分价值是自己的,哪一部分价值是可以给到顾客的。
一旦顾客成为合伙人,对于商家来说,就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首先商家可以更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更利于改良产品,客户也可以享受更好的体验或服务。也就是说商家和客户不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局面,不是我在你身上赚钱就是你薅我的羊毛而是一个共进退,共生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