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不分大小,今天要讲的是一家“超市”。话说在创业的道路上,无数的人跌倒,一部分人爬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赶上来,只有一小部分人最终到达终点。创业虽然艰辛,但还是会有成功的机会。
现在做生意最大的禁忌就是“坐门等客”,经商不跑不活,商品市场瞬息万变,商品交流讲究时效性,坐门难见客。只有跑动,才能得知市场信息,找准时机,方能盈利。不过很多老板却,只注重生产而不注意推销,认为东西好了自然有人慕名而来,殊不知现在早已不是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只有主动拉客,扩大影响,才可多销而盈大利。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家超市的案例,这位老板有点牛,开业至今秉承着“从不打折”的原则,一直到现在,周围没有一家生意有他好。老板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案例背景
开这家店的老板姓王,王老板今年才刚30出头就成为了一家大超市的老板,他说这一切都要归咎于消失后被韭菜老板上了一课。
小的时候,王老板跟着妈妈去赶集,临回家的时候,路过一个卖菜的摊位,发现好多人都围在那里买韭菜。那些正在抢菜的人都说这个人卖的韭菜价格便宜而且新鲜好吃,所以王老板的妈妈也赶紧挤进去抢了两捆韭菜,然后付了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回到家,打开成捆的韭菜却发现,外面的那层韭菜都是特别好的,而最里面的那些都
是一些焉了吧唧、品相很差的韭菜,最后得知结果他们买的韭菜比别人买的贵、质量还差。后来才明白,原来围在这个菜摊周围的那群人都是“菜托”,还以为买到了物美价廉的韭菜,但其实在那群人的影响下,王老板和他妈妈变成了他们的“韭菜”,被卖韭菜的收割了。
后来王老板出来开始做生意,这件事情就一直刻在王老板的脑海中,时不时提醒他做生意要有头脑,学会变通才能走得更加的长远。于是他新开的这家超市运用的方法和当初韭菜老板,略为相同,不过唯一不同的是王老板的食材是真材实料,可不是弄虚作假的。也许这也是王老板能够真正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案
王老板知道自己超市新开需要制造一些声势,于是他学着小时候韭菜老板一样花钱雇了几个托。总共5个人,全部都是老太太,老爷爷一个人每天80块。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拿着超市赠送的这个会员卡,不经意的在小区周围进行传播,告诉平日里一起玩耍的老太太老大爷们自己捡到了便宜,让他们赶紧来排队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