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文峰美发美容公司因其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深陷舆论漩涡。此前,上海市消保委曾多次约谈文峰,指明其商业模式或暗藏重大风险。今年11月,针对文峰在涉及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行为,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已开展立案调查。
文峰商业模式中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在美容美发市场,乃至于整个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市场上,为了诱使消费者办卡用尽手段、预付费卡金额越来越高动辄数万、消费项目价格不透明、预付资金账目糊涂、消费者想退卡困难重重等乱象普遍存在。上海市消保委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预付费卡消费纠纷引发的投诉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实际上,为了规范单用途预付费卡消费市场的乱象,上海早在年就出台施行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费消费卡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厘清职能部门职责,加强对商家发行预付费卡行为的监管。这不禁让人疑惑:法规施行至今已2年多,为何收效甚微?
被套路营销,动辄充值数万
此前,上海一位七旬老人被曝5年间在文峰陆续充值余万进行消费,金额之高令人咋舌。数百万的预付费消费或许不常见,但记者梳理市民服务热线相关投诉发现,时下办张卡充值三五万甚至几十万很常见。为何会充那么多钱?消费者们在投诉中称,商家总是在诱导充值,每次去消费都有被“套路”的感觉……
市民杨女士日前盘算了一下,从今年4月27日起至11月初,她一共在博山东路上的“永琪护肤造型”充值消费12次,每次充值金额从数千元至3万元不等,合计共充值消费逾17万元。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入店只是想剪个头发,但店员以头发太干为由,劝说她做个免费的头皮检测。仪器在头皮上来回走了几遍,店员又指着屏幕的一个个红点告诉她,头皮需要修复了,“充值购买整个疗程,不仅可以享受优惠价,还可以附赠不少体验项目”“钱充进卡里还是你的,以后你做什么项目都可以从这里扣”。在店员的不断劝说下,4月27日当天她就充值了余元。没想到这只是“入坑”的开始,此后,她几乎每次去店内消费都被劝说充值,仅6月12日当天就充值了5万元。充值的钱被陆续买成了护肤、脱毛、排毒等8个疗程,截至11月中旬,杨女士统计了一下,“疗程账户”中还有近9万元价值的疗程尚未使用,“储值账户”中则还有余元的余额。
△博山东路上的“永琪护肤造型”。
△杨女士一共在博山东路上的“永琪护肤造型”充值消费12次,每次充值金额从数千元至3万元不等,合计共充值消费逾17万元。
高额的充值,且购买了大量的疗程,意味着漫长的用卡周期。并且,每次去充值,何时才是个头?11月下旬,幡然醒悟的杨女士提出终止消费,将尚未用完的疗程和余额作退卡退费处理。她告诉记者,这家永琪一开始态度强硬称不能退。拨打“”后,店方又改称可以谈,但退费要走流程,“既然退费就不能享受疗程的优惠价,必须按照项目的原价来计算消费金额,赠送的项目也需要算钱,算清楚了再说”……
△杨女士统计了一下,其“疗程账户”中还有近9万元价值的疗程尚未使用。
在“”,类似的用卡消费纠纷投诉层出不穷。市民高先生称在一家名为“80秀”的美容美发店遭遇了“套路”营销,要么多名工作人员围住轮番劝说,要么未征得同意强迫消费,“自说自话在头上按了几次就说给你做了个‘头疗’,如果充值就算赠送,如果不充值就得高额付费”,每次去不充点钱难以离店。从年8月到今年6月,他共计充值了18次,合计金额余元。今年9月,该店据称更换老板闭店装修,店招也从“80秀”换成了“卡缇娅”。重新开店后,高先生发现他的储值账户中余额仅剩74元,再一查发现,电脑记录中不仅缺失了部分购买的疗程,去年4月在高先生未到店消费的情况下,储值账户却消费数千元购买了13次的脸部护理疗程,且13次疗程又被一次性全部用光。高先生认为店方账目糊涂,存在消费欺诈,提出退卡退费,被店方以“退费要去找前老板”为由拒绝。
△图为高先生在“80秀”美容美发店的部分充值消费记录。
△更换店招重新开店后,高先生发现他的储值账户中余额仅剩74元。再一查发现,电脑记录中不仅缺失了部分购买的疗程,去年4月在高先生未到店的情况下,储值账户却消费数千元购买了13次的脸部护理疗程,且13次疗程又被一次性全部用光。
乱象频频,监管力度却不足
11月17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提示,指出文峰商业模式暗藏的重大风险包括“以产品+服务的套餐预售规避预付卡监管”、“以套路营销行为逃避政府部门相关监管”、“以类医疗养生伪闭环,骗取消费者信任”。而在单用途预付费卡消费纠纷中,这些做法和风险普遍存在,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12月13日晚9时,杨女士再次前往博山东路永琪店,协商退卡事宜。记者在店内看到,店内入口处的电视机上滚动展示着美容服务项目的价格,各个部位的护理保养价格不一,最贵的为元的全身类保养项目,但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所购买的疗程均未体现在价目表上,单价多少、疗程套餐价多少均由店员口头告知。在店员某次告知中,单次消费价格往往高达套餐价的4倍。价目表在哪儿?店方负责人辩称“电脑里都有”。如果按照原价来计算消费金额,杨女士还能退得到钱吗?该负责人随后给出了计算结果:杨女士卡内近9万元的未消费疗程,扣除优惠部分、赠送项目以及30%的违约金后,只能退还4万余元。
△博山东路上的“永琪护肤造型”店内入口处的电视机上滚动展示着美容服务项目的价格。但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所购买的疗程均未体现在价目表上。
△杨女士手机的相关App中也只显示了疗程的使用次数,看不到价格。
能退到一点还算是不错了。12月14日上午9时许,高先生来到普陀区消费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受纠纷调解。“卡缇娅”的负责人姗姗来迟,不仅没有按照约定带来高先生的消费明细账目,坐下后不久便索性提出老板已换,要退费去起诉前老板吧。但实际上,该负责人拿来的营业执照,仍然是此前“80秀”的那张。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预付费卡监管也难以落地。根据单用途预付费卡的相关法规,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元,动辄数万元的充值显然已属于“超额发卡”。同时,经营者的发卡行为必须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信息对接和报送。记者在“上海单用途预付费卡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28.html